突然涨价4成多!上海这里的居民吐槽:吃相太难看,“根本没有价格优势”

Connor 火必交易所 2025-08-22 4 0

小区公共充电桩突然取消峰谷电价

从原来的0.95元/度和1.25元/度的峰谷电价

涨至全天1.35元/度

这对夜间充电的业主而言

涨幅超过四成多

部分业主质疑不合理

峰谷电价突然变成统一电价

“上个星期还是0.95,现在就变成1.35了?”

今年8月初,上海宝山区保利熙悦的居民发现,从今年8月初开始,小区地库的公共充电桩突然涨价,从原来0.95元/度至1.25元/度的峰谷电价,变为全天执行1.35元/度的电价,这让多位居民感到很不合理。

据悉,保利熙悦小区于2019年交付,有1400多户居民,地下车库有两层。其中,小区B1层的地下车库是业主的私家车位,部分业主会自行安装充电桩,电费自行承担,而B2层车库则是属于公共车位,由物业找到供应商安装公共充电桩,在民用电费的基础上,还会收取一定的服务费。

然而,在今年8月前,小区B2层的公共充电桩还在实行峰谷电价,可到了8月以后,充电桩公司竟然取消了峰谷电价模式,而且价格比此前最贵的“峰电”价格还高。

突然涨价4成多!上海这里的居民吐槽:吃相太难看,“根本没有价格优势”

▲目前保利熙悦地下公共充电桩价格实行一个价

“我平时下班比较晚,都是晚上22点以后充电,现在和以前比,电费一下涨了四成。”

居民徐先生表示,以他7月份的一次充电记录为例,涨价前他充一次电的费用大概在50块钱左右,但是如果按照涨价后的1.35元/度电价计算,他每次充电都要多花20块钱。“这个充电桩还是慢充,大家都在说慢充比快充还贵。”

展开全文

自从小区内的公共充电桩涨价后,徐先生直言他再没有去小区地库充过电,而是在晚上下班后去小区附近的充电站,其中一家比较便宜的充电站晚上充电价格仅为0.575元/度,且包含服务费,比小区里的充电费用前便宜不少。

徐先生从小区业委会了解到,此次涨价原因是由于供应商的促销活动结束了,但是这个理由并不能被业主们认可。

“有没有优惠我们又不知道,就算促销结束了,为什么取消了分时计价?”

在徐先生看来,充电供应商和物业有运营成本,要赚钱大家可以理解,但是不能把业主们“蒙在鼓里”就涨价。

物业称全天一个价是暂时的

8月19日,新闻晨报申度新闻记者来到走马塘路1228弄的保利熙悦小区,在地下车库二层,记者看到有十多个车位都安装了充电桩,此时白天工作日仅有一辆新能源车正在充电。

在地下车库,记者碰到一位新能源车车主,对方直言,现在小区里的充电桩价格和附近的充电站比较根本没有价格优势,还在小区充电的业主也仅仅是“图个方便”。

“在小区里这样定价,是以为‘吃准’业主了,吃相挺难看的。”

这名业主表示,充电定价是市场行为,商家可以自行定价,但是业主们不买单,商家照样赚不到钱,他建议商家还是应该考虑实际情况后,再重新定价。

记者打开一个充电桩软件,在保利熙悦小区附近搜索发现,多个充电站的“峰电”价格在1.15元至1.25元之间,且多数为快充,而“谷电”价格则处于0.95元至1.05元之间,而这些充电站都推出了会员制度,如果用户充值了会员,有的电价甚至能打对折。

突然涨价4成多!上海这里的居民吐槽:吃相太难看,“根本没有价格优势”

▲保利熙悦小区周边的充电站大致价格

当天,记者在小区物业办公室见到了项目经理邵女士,对于部分居民反映充电桩价格高且没有分时计价的情况,他们已经知悉,并且很重视居民的意见,目前已经在和充电桩供应商协商调价。

“因为之前供应商是把电表接在我们物业的,每次都要和物业结算电费,比较麻烦,现在他们自己去申请了电表,但还在申请过程中。”

邵经理表示,目前充电桩全天一个价只是暂时的,后续供应商会在规定的电价上,制定一个合理的、居民能够接受的服务费。

充电桩公司称是物业定价

记者查询到,保利熙悦小区地下车库二层充电桩的供应商为“小强速充”,其公司主体为杭州领舵科技有限公司。来自启信宝的查阅显示,该公司于2023年4月成立,经营范围包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运营、集中式快速充电站、停车场服务等。

8月19日,记者联系上该公司工作人员刘先生,对方表示,今年8月之前,他们公司的充电桩在保利熙悦小区属于试运营,期间仅和物业约定了充电的价格,峰电价格是1.1元多,谷电价格是0.9元多,并且一直没有和物业签订正式的合同。

直到今年8月,“小强速充”和小区物业签订正式合同的时候,物业公司制定了一个固定的价格1.35元/度电,其中电费0.7元/度,服务费0.65元/度,导致他们运营方只能匹配这个价格。

突然涨价4成多!上海这里的居民吐槽:吃相太难看,“根本没有价格优势”

▲保利熙悦小区B2层公共充电桩

“价格是物业公司制定的,如果按照试运营期间的价格和他们结算,那我们肯定是亏本的。”

刘先生说,0.7元/度的电价是高于国家电网规定的0.641元/度的价格,他们也得知部分居民不接受这个价格,因此他们决定向电网申请电表,实行0.641元/度的电价,然后服务费再根据物业公司制定的收取。

“其实之前的定价是可以覆盖我们的运营成本的,但是物业制定的价格高了,我们也没办法。”

新规要求杜绝“隐形加价”

今年4月,上海市发展改革委印发了《优化我市非电网直供电价格政策的工作指引》,其中提到,非电网供电主体自用电应配备独立电表,单独计费,相应电费由自身承担。物业公共部位、共用设施和配套设施的运行维护费用等,应通过物业费、租金或公共收益解决,不得以电费为基数加收服务类费用。

新规将线损运维费用与电费严格剥离,明确要求通过物业费、租金等渠道解决,彻底杜绝了以往转供电环节中“糊涂账”和“隐形加价”的空间,让电费构成像玻璃一样透明。

突然涨价4成多!上海这里的居民吐槽:吃相太难看,“根本没有价格优势”

▲保利熙悦小区正门

从居民的角度来看,充电桩价格的突然上涨无疑增加了生活成本。尤其是对于那些习惯在夜间低谷时段充电的居民来说,原本可以享受的优惠电价不复存在,使得他们不得不重新规划充电地点,甚至选择在远离小区的充电站充电,这不仅增加了时间和交通成本,也降低了生活的便利性。居民们对于涨价的不满,不仅仅是对价格本身的敏感,更是对价格调整过程缺乏透明度和沟通的质疑。

对充电桩企业和小区物业而言,价格调整不应仅仅基于成本和利润的考量,更应兼顾居民的意见和声音,一个既能保障运营成本,又能满足居民需求的解决方案,才是最好的方案。

好在,相关部门对于市场规范和监管机制也紧随而至,只有明确的价格指导和运营规范,才能保障各方的利益,杜绝随意加价的情况发生。

新闻晨报·申度新闻 记者 陈泉

来源:新闻晨报

评论